答一: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8种典型的自闭症表现:
1、言语障碍突出。一些自闭症患者会有语言表达能力的障碍,平时表现主要为不会与人沟通,语言组织能力很差,说话声音很小,对于一些词汇的使用也没有任何概念,有些人只会模仿别人说话,而自己根本不知道怎么去组织语言。
2、不会“模仿”。模仿是我们从小就会的一项能力,但是患有自闭症的人群,会出现不会模仿他人行为、语言、表情的症状。
3、语言迟钝。自闭症患者大多数会用手势沟通而不是语言,会出现一种能用其他方式就不用嘴巴去交流沟通的现象。
4、交际困难。大多数人都不会排斥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但是自闭症患者会非常逃避与人发生正面的语言沟通,会尽量减少社交以及说话的时间,平时也更加喜欢独居生活。
5、社交障碍。社交障碍是自闭症患者很突出的一个表现,对于社交通常都是采取一个消极的态度去应对,把自己封闭起来,既不让别人了解自己,也对周围的一切漠不关心。
6、兴趣狭窄。自闭症人群通常只会做自己很熟悉的事情,兴趣单一,不愿意接受新事物是他们的一大特点,无法踏出自己的舒适圈。
7、行为刻板。通常患有自闭倾向的人行为都是非常规律的,做的事情经常一模一样,有时候会出现一个动作重复很多次的行为。
8、智力障碍。70%的患者表现出智力低下的症状,但是也会有一些患者在其他方面拥有超出常人的能力,约10%的患者会有智力超出常人的情况,通常会在艺术方面天赋超出常人。但是尽管如此,与人交往的能力仍然非常低。
答二:对于家长而言,以下是不同年龄段可以发现孩子可能有自闭症的警示指标:
6个月后:不能或很少被逗乐(表现出大声笑),眼睛很少注视人
10个月左右:对叫自己名字没有反应,但听力正常
12个月:对于言语指令没有反应,没有咿呀学语,没有动作手势语言;不能进行目光跟随;对于动作模仿不感兴趣
18个月:不能用手指指物或用眼睛追随他人的手指指向,没有显示参照和给予行为
24个月:没有自发的双词短语
任何年龄阶段出现语言功能倒退或社交技能倒退(如以前会说爸爸妈妈、走、要,但后来反而不会说了)
一般而言,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行为特征在1岁后比较容易被发现,12个月-18个月时被诊断为自闭症是常见的表现。具体表现如下(早期行为标志):
不(少)看
不(少)应
不(少)指
不(少)说
不当行为。比如一般孩子喜欢和人互动,玩一些假扮游戏,但自闭症孩子爱自己玩玩具,或者有一些重复刻板行为(如频繁开关门、转圈等)。
不参照。例如,一般孩子玩玩具,玩一会儿后看向妈妈,如果妈妈表现出赞许和肯定,他会继续玩;如果妈妈表现出严肃、摇头,他可能会停下来。但自闭症儿童不会参照别人。
不显示、不炫耀。例如,搭好积木后,并不会炫耀给家长看。
不会用点头和摇头来表示同意或拒绝。
不寻求安慰。例如,受伤了不会找家长寻求安慰。
该怕的不怕,不该怕的却怕。例如,对陌生人毫无戒备和害怕,但是听到吹风机的声音却表现得异常害怕。
该笑不笑,该哭不哭。例如,不分场合毫无原因地大笑。
当然,自闭症谱系障碍患儿的轻重程度和表现都不尽相同,不能断然说“如果出现某个症状,就一定是(或不是)自闭症”。家长的描述或判断往往具有主观性,也不一定准确。因此家长发现异常后,要尽快到正规医院寻求诊断。
答一:前几天有个新闻,澳洲的一个爸爸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被拍到殴打自己的自闭症孩子。而自闭症孩子的妈妈却对警察说她觉得爸爸没有错。爸爸虽然向媒体承认自己 很后悔打孩子,并被警方处罚了。但是,社会上的舆论都在指责这个爸爸的行为。很多网友觉得,家长再生气也不能殴打孩子。
从新闻中,我们发现,这个家庭的父母平时也是有素质有教养的人,但是他们有两个自闭症孩子,而拥有一个自闭症孩子的家庭困难程度其实都困难的超乎想象,更何况两个孩子都是自闭症。
没有养过自闭症孩子的人,也许觉得,自闭症只是一个心里疾病,或者孩子不就是不喜欢跟小朋友玩儿么,至于打孩子吗?
那自闭症的家长,真的就这么困难吗??
答二:有自闭症孩子的家庭------
1.亲子依恋关系非常困难。
比如孩子看到妈妈被撞到,表现的特别痛,孩子不知道妈妈怎么了。不会心疼妈妈。有时孩子看到妈妈咧着嘴哭,孩子还会觉得妈妈在跟自己开玩笑并对着妈妈笑。如果长时间见不到家人,也不会说想爸爸妈妈了。
2.特别容易走丢
自闭症孩子对于爸爸妈妈的离开没有任何反应,所以在公共场合,孩子经常一不注意就走丢了。走丢后孩子并不会慌张,也不会想找妈妈。而是看到什么有趣的就跑过去看看,根本注意不到任何人的存在。而妈妈喊孩子的名字,孩子也不会有任何应答。所以,自闭症孩子走丢是很常见的事情。
3.挑食
自闭症孩子的早期,会挑食。甚至有些孩子只吃一种食物,也许是米饭,也许只吃饼,或者有的孩子只吃一种品牌的方便面,有的孩子只吃一种豆子,有的孩子只吃某一种零食或者水果,其他任何东西都不吃。家长非常头痛,因为孩子经常吃不饱,造成长期营养不良。
4.睡眠问题
自闭症孩子睡眠问题也会出现。有些孩子睡觉昼夜颠覆,部分孩子每天到很晚才睡觉,怎么哄都不会睡觉。同时,家长要陪着孩子一起,以至于家长的睡眠时间也很混乱,长此以往,往往精神恍惚。
5.行为问题
自闭症的孩子不懂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所以往往有情绪的时候,他们会尖叫,撞头,哭泣,自言自语,甚至自伤,而旁人看见了,会指责孩子的父母不会教育孩子,父母不懂事等等,使得父母很尴尬,下不了台。父母会觉得自己平时已经付出很多难以言语的艰辛,旁人还这样指责自己。经常会崩溃,并伴有严重焦虑,头痛。
6.父母没有正常的社交
带着自闭症的孩子在很多场合,孩子表现出来的行为问题,很多时候会让自闭症孩子的父母下不了台。父母就不愿意经常领着自闭症的孩子见自己的朋友。遇到陌生人的时候,孩子出现问题行为让旁人觉得奇怪的时候,也不好意思讲孩子是自闭症。因为别人不懂自闭症,说出来害怕别人笑话自己和孩子。
自闭症的父母,往往听到正常孩子的父母讨论自己的孩子,会插不上嘴,不能一起讨论,因为自闭症的孩子的发育较正常孩子晚很多。而有时候听到正常孩子的父母批评自己的孩子:话太多,就喜欢跟小朋友玩儿不知道学习,太爱疯之类的话,自闭症的父母却很羡慕,并有深深的自卑。他们往往想到自己的孩子,只要正常一点,不会学习又怎么样呢。时间久了,自闭症的父母的朋友也只有其他自闭症的父母。但是每个自闭症的孩子表现又是不同的,所以自闭症的孩子的父母很难有正常的社交关系。很多父母有了自闭症的孩子后,就开始脱离正常的社会社交关系,甚至抗拒社交,独自带着小朋友玩儿。
7.孩子没有玩伴
自闭症的孩子和自闭症的孩子一起玩儿的时候,因为都有社交障碍,不关注周围的人,所以他们就算在一起玩儿,也是各玩儿各的。而带着自闭症的小朋友去找正常的小朋友一起玩儿,正常的小朋友刚开始会很热情的邀请自闭症的孩子一起玩儿。但是过一会,正常的孩子开始不理自闭症孩子。正常的孩子会跟自己的妈妈说:“妈妈,我跟他说话他不理我”,“妈妈,他为什么一直摇手呢,好奇怪啊!”,“妈妈,我跟他一起玩儿小汽车,他就一直躲开我。我不想跟他一起玩儿了。”所以,自闭症的孩子跟正常孩子也很难有正常的社交。
8.常常被其他家长或者老师投诉
自闭症孩子到了正常的学校,他的行为问题,也会不故意的伤害其他小朋友。比如他看到小朋友拿着自己喜欢的物品,他不懂如何去跟小朋友交流,就会直接拿着小朋友的玩具跑开。如果得不到,有的自闭症孩子就会尖叫,大哭,并且停不下来。
自闭症的孩子往往上课也不听老师的命令。老师讲课的时候,孩子突然站起来跑来跑去,老师叫他的名字从来不理老师。小的时候在幼儿园,老师选择不管,而到了小学后,学校要求孩子必须安坐一整节课。他的旁若无人的行为,经常会导致其他的家长和老师投诉。以至于家长带着孩子不断转学,也不知道把孩子送到哪里读书。
9.被隐性的虐待
由于自闭症孩子的这些特点,个别幼儿园和机构存在虐待孩子的隐性行为。有的老师对孩子行为无法忍受,对孩子有躯体虐待;有的老师会故意冷落孩子,造成精神虐待。由于孩子不会描述表达,所以家长并不知道在学校发生了什么。看到孩子身上的伤,孩子不知道疼,不会描述,家长不知道是孩子自己磕住了还是被欺负了。所以家长往往很心疼又无能为力。
10.被同学欺负或者嘲笑
孩子到了上学的时间,会受到来自同龄孩子的嘲笑,殴打,虐待,恶作剧,排斥。这个年龄,很多自闭症的孩子有了一些社会意识。此时自闭症孩子拒绝上学的比率非常高。如果被欺负,有的还会攻击他人严重的还会患上抑郁症,自杀。
11.高昂的学费
每一个自闭症家庭有了自闭症孩子后,花费直线上升。一个月的干预费 用至少6000+,有的甚至最多的一年上百万。
12.家里必须有一个人全职看护孩子
由于孩子的特殊,家里必须有一个人24小时看护孩子,并且学习自闭症知识。所以很多家长放弃自己的工作,全新全意带孩子。而本来拥有自闭症的家庭就需要很高的学费,这让自闭症家庭更是雪上加霜。
没有社交,没有开心,常常要面对自闭症的孩子的各种突如其来的行为问题,几乎所有自闭症孩子的父母都有焦虑,愤怒情绪,严重抑郁症等。
所以,一个自闭症孩子的家庭,困难的程度难以想象。
如果你旁边有自闭症的家庭,或者路上看到有自闭症的孩子和他的父母。无论孩子有没有行为问题让你不理解,都不要投去鄙视的眼光,能帮忙的时候伸出温暖的手帮助他们一下。对自闭症孩子的父母也要理解一下。因为在你不知道的背后,他们不知道崩溃过多少次,流过多少眼泪,想过自杀多少次。而最后在你面前依然面带微笑,依然打着十二分的鸡血,甚至独自到全国各个干预机构,带着孩子,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对孩子进行治疗和干预。他们放弃了自己原有的梦想,只为了孩子可以正常一点点。孩子每一次的小小的进步,对于他们来说,都是上天给他们莫大的奖赏。
自闭症家长都希望,在他们离开人世的那一天,孩子可以独立的生活。
这对于正常家庭,这种小小的再平常不过的愿望,说所有自闭症家长毕生的梦想!
答:自闭症又叫孤独症,是一种先天性的神经发育性障碍,那对于有自闭症孩子的家庭,他们无时无刻不再承受着各方各面的压力。
在心理方面,每个自闭症孩子的家长得知自己的孩子患了自闭症,是一种终生无法治愈的疾病的时候,都宛若晴天霹雳,一时之间不知所措,陷入痛苦,无法自拔,很多家长甚至对人生充满了绝望,在阴影里走不出来。
在经济方面,一旦家庭里面出现一个自闭症孩子,存在社交障碍,认知能力差,没有危险意识,甚至有些自伤或者攻击行为等,所以就需要至少一个家庭成员每时每刻陪护自闭症孩子。有的家长甚至必须要放弃工作,这也就意味着家庭收入可能会减少。另一方面,自闭症的康复费用很高,虽然政府每年有补贴,但只是杯水车薪,有的孩子每个月康复费用甚至上万,而且因为孤独症是一种终生需要康复的疾病,这对很多家庭来说都是一笔巨大的开销。
不真实接触到自闭症家庭,都不能真实的理解自闭症家庭面临着什么,自闭症的家庭每一步都走得异常艰难。但是站前派出所的副所长朱冈说,遗弃行为涉嫌犯罪,所以希望所有自闭症孩子的家长都能振作起来,调整心态,自闭症既不是孩子的错,也不是家长的错。可以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积极学习自闭症专业知识。当然,这也需要整个社会的支持,社会的包容、政府支持体系更加完善。希望社会各界关爱这些孩子、支持这些家长,帮助他们勇敢地走下去。
答:我查了查资料,发现有的答主混淆了阿斯伯格综合症和学者综合症,两者是不同的。 阿斯伯格综合症患者倾向于表现出右脑功能障碍,而学者综合症倾向于表现出左脑功能障碍。没有障碍的另一侧脑通常会对有障碍的一侧进行一定的代偿,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些患者在某个方面表现出惊人的能力。
阿斯伯格综合症患者倾向于在流体推理知觉测验(例如Raven's Progressive Matrices)中取得很高的成绩。他们之所以会有极强的能力有意识地去觉察非言语交流模式,也许是因为他们的工作记忆功能过剩、对顺序和结构的痴迷以及强化了的知觉能力,部分患者数理方面的能力极强。Boy,12, with higher IQ than Einstein develops his own theory of relativity 而学者综合症患者则相反,他们通常智商40至70之间,流体推理能力和言语理解能力大概相当于5岁儿童的水平。这是由于他们的左脑有障碍而右脑又过于发达,信息无法进行深层次的加工只能停留于表面造成的。也正是由于右脑非常发达,某些患者会具有惊人的记忆力、心算能力、音乐天赋等。最著名的代表人物当属雨人。
需要注意的是大多数自闭症患者没有任何特殊的才能,到目前为止,登记备案的学者综合症患者还不到100人,天才的阿斯伯格综合症患者同样少见。也正是因为少见,每出现一例就有很高的概率进行新闻报道,给人自闭症患者个个都是天才的错觉。
答:会吧。
我儿子从小就性情狂躁,说话走路晚,做什么事都比同龄孩子落后很多,还不近人情。 小的时候大人勉强能管住他,十岁以后就越来越难管了,软硬不吃、油盐不进。 一周岁的时候我怀疑他是孤独症被医院否定了,之后各种看,都是感统失调、注意力欠缺什么的, 到了初一下半年就开始各种作,老师和家长都管不了,又到医院做了问卷确诊是孤独症谱系。 孩子父亲估计也是——不会交朋友,感情淡漠一根筋,做事笨拙,运动方面也很差劲, 其他方面都还行。孩子十岁以后开始管不了,一点点小事就能作好几天。 回忆起七岁时第一天学游泳回来我给他熬姜汤喝(他讨厌生姜)的事来也能连续做好几天, 大人去超市没带他也能作好几天,再带他去一次也不行,对大人又打又骂,把家里砸的乱七八糟的。 起初他父亲也管过他、打过他,可是没有用,只要他有一点机会就会反扑,还非常记仇,不计后果。 一盆水哗一下就泼到床上;把每盘菜都吐上口水;把炒菜锅砸漏。。。 防不胜防!家里所有的刀、锤、剪、钳神马的都得藏起来。十三四岁时窜个儿了, 比他父亲高半头,他父亲更整不了他了。有一次作得厉害实在受不了打了110,派出所把他关了一宿——是冬天, 给他个大靠椅和毯子,还开一夜空调。我和他父亲在派出所大厅等着,一夜没合眼。 可是并不管用,之后每次作都会愤怒地控诉——那时候我才多大,你们就把我关进派出所。。。! 他父亲经常出差,我在家便经常挨打,有时他爷爷奶奶和父亲都在家,孩子对我拳打脚踢, 让我下跪,他们全家都视而不见。有一次孩子折磨我到后半夜两点多的时候(为了大家,我经常独自承担孩子的打骂), 他爷爷起来上厕所,打开卧室门就正好看见孩子朝我挥拳,可是他爷爷就别过脸出来,入完厕又别着脸回去, 故意不看我们。过后我说起这事,他奶奶苦着脸带着哭腔辩解:不是我们不想管,是管不了! 我也知道他们管不了,但是假如我是他们的女儿,他们会别着脸进出吗?他父亲起来上厕所见我们还在争论, 居然来一句:“吵什么吵啊,上外面吵去!”一家子奇葩啊!为了让他们休息,我一个人扛着, 他们却是这般的所作所为!还有一次在一个商场门口,孩子突然发怒,我把他带到一旁劝慰,孩子父亲远远地坐到一旁休息, 背朝着我们。孩子开始打我,拳头疾风暴雨般的猛锤,打了有十五分钟吧,他父亲没有回一下头! 我的心里由绝望又生出怨恨——这是什么人家呀!没有希望的生活,离婚吧!并不是逃避, 我不会不管孩子的,起码一人管一年,我可以喘口气!可是,我刚有离婚的想法不久, 孩子父亲忽然突发心梗离世,到如今四年多了!孩子爷爷找开锁匠到我家拿走了所有的存折和银行卡, 把定期存款都按活期的取出,拿走了他的抚恤金和丧葬费,逼我把房子过户给孩子, 只把这样一个孩子给我——做梦!官司打了一场又一场,我必须争取我的权益!
而今,我独自带着孩子过了四年了,孩子马上十九岁了,一米八的个子,打我就像打个小鸡子,期间我受的伤、流的泪自不必说,手上、头上满是伤疤。是个窝里横的主儿,跟我穷凶极恶,在外面怂的一塌糊涂!
刚刚请了男保安,打算开一家成人孤独症托养机构,给和我一样遭遇的家长一个喘息的机会,人生苦短,我的一生都葬送在这个孩子身上了,以后就可我一个人祸祸吧,希望孤独谱系的其他家长们能有机会去享受生活的幸福美好!
答二:会的。
自闭症被宣传的太可怕了,孩子确诊后,很多夫妻会有一段崩溃期,夫妻的情绪会失控,各种争吵和矛盾会放大。
自闭症康复早期效果一般很差,夫妻容易在康复方法产生分歧,从而相互指责导致争吵。
所以小孩确诊后,做父母的不要把自闭症想的太可怕,有很多小孩康复的很好,只要努力也许你就是幸运者,不要太早绝望。
如果缺钱就早点去找残联帮忙,自己在家干预,也有的一样有效。
最重要的是要尽快弄懂自闭症是什么,夫妻达成共识,学会康复方法。这样就不会害怕,不会争吵了。
共过患难的夫妻感情才更牢固。
答:从自身经历回答吧。
孩子刚开始被诊断自闭症时,我第一反应是懵!
接着出于责任感,我开始学习专业知识,帮助孩子,但是这个过程累且痛苦。
后来,在跟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我慢慢发现了孩子身上其实也有很多可爱的特质,心态从被动变为了主动,把跟孩子互动当作难得的亲子时光。当她一点一点出现进步时,我的成就感和喜悦真的难以言表。
现在,我的日常已经从帮助自己的孩子扩展到帮助更多的孩子,并且通过了解孩子我的心态变得更加平衡和包容了。
所以,最重要的是家长的心态。各位,加油!上苍给了我们一只蜗牛,那就让我们慢慢走,享受不一样的风景!
答二:每个自闭症孩子都不一样,每个自闭症孩子的家长也都不一样。面对着自己被诊断的“自闭症”孩子,会有什么样的心情呢?又应该保持什么样的心态呢?我把我能想到的建议写下来,供家长参考。我们要看向未来,家长自身的和自闭症大圈子的,我们都要试着抱着积极的心态去看去希望。
答:坦普·葛兰汀(Temple Grandin)是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的畜产学教授,畅销书作家,今年71岁。
葛兰汀生于波士顿,在两岁时诊断出自闭症,直到四岁才开始说话。
她在1970年获得心理学学士学位,在1975年获得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动物学硕士学位,
在1989年获得伊利诺伊大学动物学博士。
自闭症是一个连续体,有些人自闭症的症状严重一些,一些人轻一些。有些自闭症患者的自闭症病情极为严重,他们完全无法说话,有些自闭症患者的病情没有那么严重,他们甚至可以成为科学家和工程师。
一类自闭症患者叫做亚斯伯格症候群,也叫高功能自闭障碍,这是一种不那么严重的自闭症类型。
葛兰汀一直致力于自闭症的去妖魔化事业。我们一起来看看,葛兰汀讲述她是怎么看世界的,以及为什么世界需要自闭症。
到底什么是自闭症?
自闭症是一个连续体,有些人自闭症的症状严重一些,一些人轻一些。有些自闭症患者的自闭症病情极为严重,他们完全无法说话,有些自闭症患者的病情没有那么严重,他们甚至可以成为科学家和工程师。
一类自闭症患者叫做亚斯伯格症候群,也叫高功能自闭障碍,这是一种不那么严重的自闭症类型。
要是拿今天的诊断标准来看,爱因斯坦、莫扎特、特斯拉可能都患有高功能自闭症。对于我来说,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鼓励患有高功能自闭症的儿童变成像他们那样的人。
这些人都有自闭症的一些症状:回避社交,对某一个领域异常专注。上排左起:托马斯·杰斐逊,米开朗基罗,牛顿;下排左起:爱因斯坦,达尔文,莫扎特。
我来聊一聊作为一个高功能自闭症患者,我是怎么看世界的。
我思考时用的不是语言,而是图像。自闭症患者的脑袋非常关注细节,而一般人的大脑更关注整体。
大家可以看一下,这幅图是个9岁的自闭症儿童画的,他在画画时已经考虑到了透视。但是,大多数没有自闭症的同龄儿童在画画时并不会在意透视。